• 管理評論論文
    • 09月19日

      從供給側探尋我國就業變化成因

      在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從供給側探尋我國就業人數變化的影響因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供給側出發,利用投入產出Ghosh模型和結構分解分析方法,將各部門就業變化定量分解為技術發展因素...

    • 09月19日

      中國城鎮居民消費結構的時空演變規律及其在需求拉動模型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消費成為了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拉動力。城鎮居民作為重要的消費主體,其消費結構的演變對于產業結構的調整至關重要。在研究最終消費的影響時,經典的投入產出需求拉動模型一般僅考慮消費總量的...

    • 09月18日

      新常態下能源-環境治理投入產出模型的構建與應用探索

      該研究受我國學者陳錫康提出投入占用產出技術思路的啟發,從我國目前編制投入產出表入手,為了適應新常態經濟運行特點,一是結合數據提供的可能提出了反映國民經濟各部門污染物排放量的經濟-環境投入產出基礎擴展模...

    • 09月18日

      基于投入產出模型的文化產業投資后向凈效應測算——以河南省為例

      研究文化產業投資的效應對于政府和企業的投資決策都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根據最新發布的投入產出表,結合國家統計局《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編制了基于文化產業大類的文化產業投入產出表。其次,利用所編...

    • 09月17日

      中日貿易隱含碳排放責任分配研究

      本文利用WIOD世界投入產出數據庫及中日兩國能源統計年鑒等數據,使用進口國生產時的碳排放系數測算進口產品的隱含碳,從生產和消費的角度準確地測算兩國進出口貿易隱含碳排放量的同時,根據產品來源區分了雙邊貿...

    • 09月17日

      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對中國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

      在陳錫康提出的反映加工貿易的投入產出模型基礎上,本文將其拓展到區域層面,建立中國反映加工貿易的區域間投入產出模型,并測算了2002-2007年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對中國及各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結果表明,...

    • 09月16日

      生產分割、區域間貿易與CO2排放:基于IRIO模型的研究

      當前,國際生產分割快速發展,傳統的生產者責任污染排放核算面臨挑戰,消費者責任核算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實際上,一國內部地區間的生產分割程度較之國際更高,地區間貿易隱含碳研究卻相對較少。數據可得性較差是最...

    • 09月16日

      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的中、美高新技術產業出口效益及環境效應分析

      基于世界投入產出數據表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本文從全球價值鏈的視角,測算對比了各主要經濟體從中、美兩國電子信息產業出口中獲取的實際經濟利益和為此承擔的隱含...

    • 09月15日

      基于互補性資產的軟件企業云計算技術變革研究——以中標軟件為案例

      成功的技術變革與商業化過程離不開對互補性資產的管理。因為技術變革初期,新技術往往與舊技術共享互補性資產(銷售團隊、支持技術團隊等),由于組織慣性,組織認知等原因,再加之舊技術仍是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導...

    • 09月15日

      商業模式的一個新的分析視角:重構房地產企業“微笑曲線”

      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可以分解為一系列互相關聯又互不相同的經濟活動,其總和構成企業的"價值鏈"。本文將企業價值創造的"黑匣子"打開,提出基于"微笑曲線"理論來分析商業模式的框架。根據"微笑曲線"理論,價值...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