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紹龍,徐新民,王明玖,陳國清
摘要:針對草原生態建設項目實施效果、牧區農牧民生產生活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筆者進行了入戶調查和訪談。研究結果顯示:在錫林郭勒地區工業發展成為當地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牧區生態移民政策對草場生態產生了雙重影響,一半生態移民難以就業或難以適應新的生產方式,牧區教育成本偏高的問題依然存在。研究認為:政策制定者必須認識到生態是當地人發展、生活的基礎。草原上的草—畜—人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當地經濟建設中,首先要注重草原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的協調發展;其次在生態建設和生態補償方面應探索多元化的補償路徑;最后應探索多渠道增加草原生態補償資金投入,實現草原生態改善及民生協調發展。
發文機構: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呼和浩特010022 內蒙古農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
關鍵詞:生態補償民生調查礦產開發生態建設
分類號: F205[經濟管理—國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