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11月26日

      共情技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本文從共情技術的內涵及其應用入手,圍繞共情技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試圖就共情技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 11月26日

      真知灼見與誤讀互現——外交家顏惠慶的文化觀

      顏惠慶是近代有名的外交官,還是一名學者型的外交家.由于其中西合璧的教育背景,足跡遍天下的外交生涯,形成了顏惠慶獨特的中外文化觀.顏惠慶曾經出任第一任中華民國駐蘇大使,他有自己對前蘇聯及英文化的獨特看法...

    • 11月25日

      探析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表現和培養路徑

      社會責任感,不僅關乎當代大學生個人成才發展,更深刻影響到社會和國家的穩定和興旺發達.基于大學生的角色定位,來探討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問題,其時代表現是理性愛國的沖鋒者、守法公民的示范者、道德楷模的...

    • 11月25日

      毛澤東德育原則方法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毛澤東德育原則方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符合我國教育實踐的德育原則方法,其對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作用仍然不容忽視.通過對毛澤東的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遵循個體差異性等五個主要德育原則方法的闡述,結合高校...

    • 11月24日

      油畫 音樂與花

      英國19世紀著名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在“教育論”中有一句話:“沒有油畫、雕塑、音樂、詩歌,以及各種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樂趣失去一半.”我非常欣賞這一句名言,自從1989年我重返蘇聯后,我每次來這里總...

    • 11月24日

      農林院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機制研究——以內蒙古農業大學為例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高校有效服務社會和大學生“成才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受到全社會的重視.但因當前受地方政府重視程度、高校的組織和學生認識問題等差異的影響,使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出現了地方被動接受、學...

    • 11月23日

      武術類英文版圖書國外發行現狀研究與啟示

      通過對全球最大的圖書銷售網——美國亞馬遜圖書網上架的中國武術類英文版圖書的統計與分析,掌握中國武術文化在國外圖書市場的傳播力度,為中國文化和出版行業走出去戰略的規劃提供啟示.調查的項目包括武術類英文版...

    • 11月23日

      一部登高望遠、視野開闊的農業經濟學力作——讀《新時期我國農業現代化道路研究》

      對于李主其教授(以下稱李老)、長柏教授、建民教授領導的課題組,近期完成的農業經濟學力作——《新時期我國農業現代化道路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 (以下簡稱((新》)如果不是李老掛帥,完全是...

    • 11月22日

      論我國城市養老服務體系的重構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劇,傳統的城市養老服務體系已不適合中國社會現狀,本文基于適度普惠性的視角,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構建政府主導下的準市場型的城市養老服務體系,構建經濟、社會發展互惠型...

    • 11月22日

      網絡時代公民參與的問題與策略探究

      網絡時代對提高公民參與具有積極的影響:拓寬公民參與的渠道,降低公民參與的成本,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提高公民參與的時效性;同時也具有消極的一面:真實身份的隱匿帶來主體性危機,輿論傳播的盲目性導致理性危機...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