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02月15日

      現象學視域下的社會科學價值問題研究

      社會科學價值問題是關系到社會科學的科學性的重要問題。長期以來社會科學領域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認識,即自然主義和詮釋學,爭論不斷。現象學的介入從基礎上轉變了對價值本身的認識,認為它指向的是引導自我朝向的對象...

    • 02月15日

      網上信訪與傳統信訪的比較優勢分析

      本文將網上信訪與傳統的信訪方式——書信信訪和走訪進行全面對比,認為網上信訪具有快捷、經濟、透明、減壓等優點,即網上信訪效率較高;網上信訪成本較低;網絡信訪內容和辦理情況部分或全部在網上公開;網上信訪有...

    • 02月14日

      聯動協同機制在大學學風建設中的應用研究

      大學學風是高校在長期的教育發展過程中積淀而成,加強學風建設是每一所大學工作的重中之重,關乎大學的內涵發展。目前,高校學風建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建設目標不精準、措施和辦法針對性不強等問題。根本原因在于學風...

    • 02月14日

      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路徑探究

      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面臨學習意識欠缺、學習精力有限、學習平臺不足等問題,需要完善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選拔、培訓、考核、激勵機制,幫助輔導員轉變職業觀念,提升職業認同感、歸屬感和成就感,通過營造學習氛圍...

    • 02月13日

      數字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在數字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社會信息來源的復雜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因此,學校應該加強數字信息化背景下的思想...

    • 02月13日

      微傳播環境下微公益的道德教化實踐

      微傳播環境為微公益的道德教化實踐提供了新的契機。微傳播與微公益的結合是現時道德教化的必然選擇,這種結合體現在公益主體、公益生產和公益參與中,它為道德教化實踐提供了開放式學習方法和民主的道德對話平臺。微...

    • 02月12日

      慕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慕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逐步滲入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慕課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慕課教學模式為框架,探討慕課與大學英語學習結合的路徑,分析慕課進入大學英語學習引發的...

    • 02月12日

      社會規范視角下大學生網絡非理性言論生成和維持的心理機制

      網絡世界存在著命令性規范和描述性規范。命令性規范的弱化,使得非理性的描述性規范得以形成,并使大學生群體傾向聚焦于非理性的描述性規范,從而帶來更多的非理性言論;大學生對描述性規范形成的虛假共識等效應,會...

    • 02月11日

      生命科學類專業畢業實習實踐與改革-以內蒙古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例

      為提高生命科學專業學生畢業實習效果,增強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的能力,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根據目前畢業實習中存在的實習形式單一、實習時間少和實習效果差三個主要問題,提出解決這些主要問題的方案,提...

    • 02月11日

      教師對教學管理認識的調查問卷分析-以內蒙古農業大學為例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最重要工作,教學管理是高校管理的工作中心。教師作為教學工作和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教學管理的認識和評價,直接影響的是自身發展動力,進而影響整個學校的發展規劃。通過對內蒙古農業...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