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12月23日

      資源稟賦對山區農戶貧困脆弱性的影響

      基于秦巴山區40個村莊638戶農戶的調查數據,在對農戶的貧困脆弱性水平測度的基礎上,運用分層線性模型實證分析了資源稟賦對農戶貧困脆弱性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秦巴山區農戶的脆弱發生率顯著高于貧困發生率;...

    • 12月22日

      易地扶貧搬遷研究述評

      易地扶貧搬遷是精準脫貧的主要方式之一。伴隨30多年的易地扶貧搬遷實踐,出現了大批相關研究成果。通過回顧和梳理可以發現,現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易地扶貧搬遷的政策過程、實施安置、移民的后續發展和效益評估4個方...

    • 12月22日

      反貧困中的政府、企業與貧困戶的利益耦合機制

      引導和鼓勵企業參與扶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扶貧工作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企業參與扶貧的實踐案例很多,但是關于政府、企業及貧困戶反貧困協同行動如何持久卻是一個探討不充分...

    • 12月21日

      精準扶貧的政府嵌入機制反思——國家自主性的視角

      精準扶貧不僅是國家特定政策的執行過程,也是國家通過扶貧資源再分配有效地融入基層社會,提升農村社會治理能力的過程。嵌入性機制設計是提升國家自主性和防止扶貧政策瞄準性偏離的必要手段。我國在精準扶貧中推出了...

    • 12月21日

      精準扶貧中農村社區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精準扶貧是30年來扶貧治理的經驗總結,通過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考核4個環節,從“漫灌式”轉向“滴管式”,注重“靶向治療”,使貧困資源聚焦貧困人口,保障扶貧政策精準落地。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 12月20日

      精準扶貧領域貧困農民主體性的缺失與重塑——基于精神扶貧視角

      精準扶貧領域貧困農民的主體性不僅是脫貧攻堅的內源動力,也是精準扶貧的價值依歸。貧困農民主體性的缺失會在某些方面阻礙扶貧攻堅進程,其缺失的原因具有多重性,“精神貧困”當屬主觀因素中的首要根源。“精神貧困...

    • 12月20日

      新耦合治理:精準扶貧與基層黨建的雙重推進

      黨建與扶貧需要在基層治理實踐中相互促進是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層及基層的共識。基于湘西茶鄉的個案研究發現,精準扶貧和基層黨建之間相互嵌套所形成的治理機制蘊含著不同于既有理論的新模式。通過強化黨員責任、黨員干...

    • 12月19日

      新時代中國特色鄉村振興戰略探究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是未來“三農”工作的核心和主線。鄉村振興戰略是化解新時代主要矛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破現代化進程中鄉村衰落鐵律、深化城鄉發展規律...

    • 12月19日

      社會主要矛盾轉化、鄉村治理轉型與鄉村振興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也是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背景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路徑。傳統鄉村管理模式顯現出基層政權“懸浮化”、...

    • 12月18日

      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與收益:研究評述與理論框架構建

      農民工市民化不僅存在成本,收益也不容忽視。在成本與收益進行比較分析后,才能更加合理地分攤市民化的成本,推進高質高效的市民化。首先,從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收益、成本與收益的關系、成本分攤機制等方面對已有...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