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11月18日

      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參與意愿

      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內部信用合作是化解農村融資難,發展合作金融的有效途徑。以陜西省禮泉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地調查資料為基礎,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對農民參與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進行...

    • 11月17日

      不同規模農地抵押貸款可得性研究

      以南陽市427戶農戶調查數據為樣本,運用二元Logit回歸模型對三類不同土地規模農戶的農地抵押貸款可得性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戶主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房屋價值、社會資本、對貸款政策了解...

    • 11月17日

      土地整治在貧困地區的減貧績效

      土地整治是推動扶貧開發的重要手段,但土地整治對貧困人口收入效應的影響程度目前還缺乏精確估計。基于768份農戶實際調研數據,運用傾向得分法(PSM法)評估了貧困地區土地整治項目給參與農戶帶來的收入效應后...

    • 11月16日

      土地收益權質押:一個虛幻的擔保

      為緩解融資困境,各地都在探索農村金融的新模式,吉林省開展的"土地收益權質押"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指在不改變現行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和土地農業用途的前提下,以土地的未來收益作為擔保財產,為農戶貸款提供擔保的模...

    • 11月16日

      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內涵、隱憂及化解

      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除了承包關系主體和承包關系客體長久固化外,還應包括堅持農村集體土地所有制長久不變、實行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并行的產權結構長久不變和以家庭經營為主、其他經營方式為輔的農地經營方式的長久不...

    • 11月15日

      精準扶貧的元要素聚焦與整體治理路徑

      舉全國之力開展精準扶貧,業已成為當前農村建設發展的重點工作。但從全局看,精準扶貧中仍存在政策消解現象增多、項目制扶貧的負面效應凸顯、脫貧主體面臨短缺與流失的挑戰以及區域協同合作比較匱乏等碎片化難題。破...

    • 11月15日

      精準識別政策的僵化執行及偏差分析

      精準識別執行偏差影響精準扶貧政策的成效。基于山西呂梁的個案研究,發現農村執行者雖然嚴格執行上級的精準識別政策,但存在執行結果與地方實際發生偏差的問題,這一現象使人們認為精準扶貧不精準不公平。執行偏差產...

    • 11月14日

      倒逼與反倒逼:精準扶貧中的國家與社會關系

      以貴州T縣與河南C縣的精準扶貧政策實踐為例,研究發現精準扶貧基層實踐中,因責任推卸、僵化服從和模糊治理等科層制體制惰性,導致了政策"變通"、政策"懸浮"和"邊緣人"謀利等問題,自下而上倒逼著地方政府進...

    • 11月14日

      精準扶貧中農戶“爭貧”行為分析

      "扶真貧,脫真貧"是政策實踐中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通過對貧困地區的田野調查發現,農戶爭貧行為以爭鬧上訪和達標不退為典型表現形式。該行為是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嵌入鄉土社會過程中,在結構性因素和文化性因素共同...

    • 11月13日

      新中國成立初期城鄉融合發展的實踐及當代啟示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將"城鄉兼顧"作為處理城鄉關系的基本原則,全面統籌城鄉經濟、制度和文化發展,制定了一系列安定城鄉局面、恢復城鄉經濟的方針政策。通過土地改革、政策扶持、生產技術革新推進了農業生...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