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經濟 · 2009年第6期5-16,共12頁

    中國工業變革振興60年

    作者:金碚

    摘要:中國真正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始于1949年的國家解放,即新中國的成立。但是.解放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特別是思想的解放往往是非常曲折的。中國社會生產力的極大解放.源于偉大的思想解放。而思想解放所具有的真理性又得到經濟發展實踐的檢驗。60年來。中國為解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價,直至今天,仍然需要新的思想解放。 新中國建立60年.如果說在思想上是不斷追求解放。那么。在行動上。就是在體制、戰略和政策上的不斷尋求變革道路的歷史。前30年是試圖建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的理想主義變革道路,以不斷的“革命”運動為特征:后30年則是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現實主義變革道路,以“漸進武”的改革開放為特征。而無論是前30年還是后30年,工業都是變革行動最前沿的經濟領域。 解放思想,實現變革,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中華振興的富民強國之夢。新中國60年的奮斗.為的是擺脫“一窮二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讓中國再次成為世界強國,讓中國人民享受小康社會的富足和福利。而這一國家和民族振興的中心內容.就是實現工業化。因此.工業化是中國60年振興之路的主題。 60年的中國工業化.使數億中國人開始能夠越來越多地享受工業文明的福利.但中國13億人口中還有更大一部分人仍在期待著工業文明的到來。從這一意義上說.工業化不僅仍然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而且也是最大的民生事業。工業發展的民生意義更高于強國意義。將成為中國工業化新階段的顯著特征之一。

    發文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關鍵詞:新中國60年解放變革振興new China's 60 yearsliberationchangerevitalization

    分類號: F124.1[經濟管理—世界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