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趨緊的環境約束和轉型壓力,產業結構調整成為解決保增長、促減排這一“兩難”格局的關鍵路徑。本文選取1999--2011年中國30個省份的相關面板數據,在區分正式環境規制和非正式規制的...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經濟體制改革措施出臺,政府為自然壟斷產業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方向與目標。但在落實改革任務前,如何測度自然壟斷,如何準確界定自然壟斷產業,成為擺在行業監管與體制改革機構面前的首要問題。其實。...
本文利用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發現對于山西而言,輸煤遠優于輸電。若落實變“晉煤外送”為“晉電外送”能源戰略,必須對山西所受損失進行補貼。本文在山西“擴送電”情況下,分別以“穩增長”和“調結構”...
探尋勞動收入份額下降的原因對于解決中國要素收入分配結構失衡問題尤為關鍵.本文先從行業結構視角剖析工業部門要素收入份額變化.再利用CES生產函數下的三方程標準化系統法.估計1985--2011年工業部門...
本文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精算評估模型,預測了2010-2050年中國職工和居民全口徑的養老保險收支缺口和政府隱性債務。測算結果顯示.若假定未來政府通過財政補貼方式為養老保險體系融資.則2010-2050年...
本文以中國國有資本占有率較高的代表性部門為對象,測算了2006--2012年代表性部門福利損失的下限和上限.研究了引起福利損失的原因。考慮到正常收益率和效率損失下.代表性部門的總福利損失估計約占GDP...
本文構建了企業社會資本投資和研發創新投資決策模型,系統分析了政府干預能力、消費者分布、知識產權保護等外部環境和政府投資補貼的內部激勵影響企業投資決策的機理.并利用戰略性新興產業254家上市公司數據進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新時期全面深化國有經濟改革的基本目標是.實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條件下的國有經濟與成熟市場經濟體制的全面融合。要實現這個改革目標,中國面臨著...
垂直專業化生產體系內,知識產權形成了復雜的“聯營”和“裂變”結構,并影響企業的簽約地位和利潤獲取.本文據此構建了包含最終產品供應商、零部件供應商和OEM廠商的契約均衡模型。發現在靜態均衡下.知識產權聯...
知識經濟時代到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已從價格競爭、技術競爭、專利競爭轉向標準競爭。標準競爭主要機制是網絡效應.競爭焦點是安裝基礎,表現形式是多個技術標準在市場中競爭性擴散。本文在Bass模型的基礎上引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