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據服務主導邏輯和信任理論,闡述并檢驗了社區支持農業(CSA)情境下,消費者的社交媒體鈾是如何影響其對生產者的信任建立的。運用結構方程模型的方法,本文研究對中國7個CSA農場的336位消費者的樣本...
本文以中國江蘇省無錫市110位消費者為樣本,采用真實選擇實驗的方法,借助隨機參數與潛在類別模型研究了消費者對可追溯豬肉屬性及其層次的偏好。結果表明,消費者對可追溯信息真實性的政府認證屬性支付意愿最高,...
貧困村互助資金是解決農村貧困地區金融問題的重要探索。以往研究比較一致地認為,互助資金的貧困瞄準存在偏離,貧困戶受益較少。與以往研究結論不同,在5省10縣準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本丈利用大樣本農戶兩期面板數...
由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河南科技大學主辦,河南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的“中國糧食安全專題研討會”于2015年5月9~10日在河南洛陽舉行。來自國內多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7...
本文基于內蒙古、寧夏、山東三個省份1024個農戶微觀數據,以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為例,利用樣本選擇模型,實證分析了社會信任與關系網絡對農戶參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影響。研究表明,愿意參與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供給...
本文利用貴州省3個行政村的農戶跟蹤調查數據,分析了惠農政策對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流動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的收入流動性比較強,其中,低收入細農村居民有較大的機會移動到中收入組和高收入組...
本文運用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項目2011年全國基線調查數據,采用異質性處理效應模型實證分析了中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框架中的“家庭捆綁”機制對家庭代際經濟轉移的“擠出”效應及其程度,...
新農保制度實施以來,其福利效應和社會認同度是否已經超過了“養兒防老”的傳統養老保障模式作用呢?本文基于中國15省(區、市)38縣的調查數據,對“養兒防老”及宗族網絡所提供的傳統互助養老模式和新農保制度...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國黃淮海平原縣級小麥種植結構、灌溉條件、日值氣象數據,結合小麥的地區生長周期以及社會經濟信息,考察了氣候變化對中國小麥生產力的影響。研究發現:盡管氣溫上升對小麥生產力的...
針對農業污染的立體交叉特征歿對中國生態環境退化的負面影響,首先,本丈借鑒GML方法測度了納入環境因素后的中國農業生產率,從生產率的角度考察農業增長與農業環境的關系,從而拓展了傳統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