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20年第1期67-74,共8頁

    飲食書寫與文化對話:高第丕夫人與《造洋飯書》的成書問題

    作者:余文章,魏琛琳(譯),趙力瑤(譯),袁楚林(譯)

    摘要:1866年由高第丕夫人撰寫的《造洋飯書》,是飲食史上首部以中文寫成的外國食譜。高第丕夫人的著書動機,乃是教導不懂英文的傭人為其烹調食物,不料此書出版后,當時不諳英語卻又希望一窺外國飲食文化的中國民眾,意外成為其主要讀者群,令作者始料不及。此書對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遺憾的是,大部分研究高第丕夫人和飲食文化的學者尚未注意其價值;即使偶有學術著作提及《造洋飯書》,亦大多缺乏深度,導致《造洋飯書》文化意涵長期受到忽略。本文研究動機在于補益前賢研究,并從比較文化視野重新審視《造洋飯書》內容,其目的有二:一是加深學術界對高第丕夫人的認識,通過研究高第丕夫人摘錄的食譜,結合時代背景及當時食譜著作特點以及英國、美國及其阿拉巴馬州飲食習慣,探討飲食與文化身份的關系,并說明食譜可視為文化延續;其二是從社會歷史角度進一步探討飲食文化意義,說明如何將食譜解讀為不同文化對話和身份建構的載體。

    發文機構: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關鍵詞:高第丕夫人《造洋飯書》食譜文化身份

    分類號: I106[文學—世界文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