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慶蘭,齊文濤
摘要:我國古代先民在果樹種植與利用過程中秉承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倫理。一是順天時,栽種、嫁接、移栽及育成后各類操作,均在特定時節開展。二是量地利,在果樹栽培過程中依風土之宜,相土制宜,充分運用水肥等技術盡地之利。三是勤養護,在果樹生長各環節盡展愛物之心。四是盡其用,對果樹各部分均充分利用,幾無廢棄。這些尊重和順應植物本性的倫理客觀上促成古代果樹種植與利用的無污染、可持續發展,深入挖掘和適當強調傳統果樹生產的倫理,對促進現代果業走出困境具有重要意義。
發文機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關鍵詞:倫理觀念中國古代果樹種植利用
分類號: B82-053[哲學宗教—倫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