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02月25日

      應用技術大學英語專業文學課程的“轉型”實踐構思

      《英美文學》是高校英語專業本科教學的一門重要課程,然而該課程在國內目前的英語專業教學中被逐漸邊緣化。尤其在近年許多新建本科院校加入應用技術大學聯盟、謀求“轉型”之時,問題更顯突出。本文探討《英美文學》...

    • 02月25日

      民族地區高校社會工作課程體系構建與創新實踐研究——以內蒙古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為例

      如何構建適合民族地區的社會工作專業課程體系與實踐體系框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基于分析民族地區社會工作專業建設存在不足的基礎上,以內蒙古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的實踐為例,提出了構建契合文化敏感的課程體系...

    • 02月24日

      自我的超越——淺析列維納斯眼中的“他者”

      超越自我,這是近代超越傳統主體哲學的根本出發點。胡塞爾試圖通過共現、移情來揭示他者,超越自我,但卻因沒有擺脫主體同一性框架,而陷入“唯我”困境。海德格爾跳出了認識論,從社會交互的共在層面展現他者,超越...

    • 02月24日

      植物病理學實驗教學改革與質量標準的探索實踐

      針對新形勢下高等學校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的發展理念,結合安徽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實驗課程群的教學實際,通過轉變教育思想、優化課程內容結構和加強創新意識教育等手段,從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新的實驗課程體系...

    • 02月23日

      語境文化差異造成交際障礙的分析與策略研究

      語境文化是跨文化交際理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跨文化交際理論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語境文化差異。語境文化差異在不同語境文化的交際者的交流中構成理解障礙。交際語境主要包括交際者的心理、社會文化背景和自...

    • 02月23日

      從直譯意譯、異化歸化思考譯者之地位

      直譯意譯、異化歸化是翻譯界長期爭論的翻譯策略。多年來翻譯界有關翻譯理論的探討也多停留在翻譯策略方向。隨著跨文化交流的廣泛開展,翻譯的理論視角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向,譯者的地位也逐漸被重視。文章通過對翻譯...

    • 02月22日

      譚嗣同《仁學》中的辯證法思想新探

      譚嗣同《仁學》除了探討本體論、認識論、歷史觀、人性論等哲學命題之外,《仁學》中還蘊含了較為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主要包括,主“通”尚“平”;崇“動”貴“新”;倡“斗”促“變”。從中國古典哲學的發展史來看,...

    • 02月22日

      新生代青年群體就業發展狀況比較研究——以大學生和農民工為例

      新生代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期具有代表性的兩大特殊就業群體,他們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差異性。圍繞客觀就業指標體系,從就業結構、就業方式、求職途徑和就業質量等四個方面對其就業特征狀況進行了...

    • 02月21日

      利用·監管·教育:青少年使用社會化媒體的對策建議——基于對6421名青少年的72項問卷調查

      根據對6421名青少年使用7大類社會化媒體的7項問卷調查結果,應從“利用”、“監管”和“教育”三個維度引導和規范青少年對社會化媒體的使用,即充分發揮社會化媒體的作用,拓展青少年知識獲取以及人際交往的渠...

    • 02月21日

      都市市民與《申報》副刊《自由談》的生存之道

      《申報》副刊《自由談》誕生在近代化都市上海。《申報》為《自由談》準備好了數量龐大、結構穩定、閱讀忠實度高的市民讀者。市民讀者群為《自由談》提供了素材,規定了它的基本主題。為滿足市民讀者群娛樂休閑、改良...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