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C2C市場中第三方信任機制作用模型,這些機制包括反饋系統、Escrow服務、C2C中介以及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通過網上問卷調查,收集到215份有效數據,并采用SPSS與PLS Graph進行統計分...
...
對20余家企業的596名員工進行了企業人本管理內容要素的問卷調查,通過因素分析提出了企業“人本管理”的三個內容要素:滿足員工的發展需要、滿足員工的情感需要和滿足員工的物質需要。并在此基礎上,對不同職級...
基于資源基礎理論和IT資源互補性觀點,將IT相關資源分為IT技術架構、互補性人力資源和互補性關系資源三類;根據“資源-能力-績效”研究思路和業務流程再造理論,假定業務流程績效取決于知識管理能力,知識管...
提出了對變化管理的基本思想。分析了通常引起變化的三大原因:常規原因、特殊原因和結構性原因。論述了.常用的調整變化的四個法則存在的問題,及它們不適用于管理變化的理由。提出了針對不同變化的原因管理變化的合...
企業隱性知識由于不易被對手復制和模仿,成為了企業最為持久的核心競爭能力所在。企業隱性知識的開發實質上就是發掘員工頭腦中潛在的想法、直覺和靈感等隱性知識,使其轉化為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由于存在隱性知識的...
R&D投入強度(研究開發經費/區域生產總值)是國際通用的衡量一個國家、地區區域創新能力的核心指標,也是構成一個國家、地區綜合實力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運用復雜適應系統的思想方法對我國區域R&D投入強度進行...
以湖北省武漢市的26家服務企業的410名員工為調查對象,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和SPSS統計方法對服務業領導風格與組織變革關系進行建模和統計分析。運用SPSS11.5和LISREL8.72軟件對收集的357...
通過引入故障修正系數的概念,將失效模式影響分析(FMEA)整合于質量功能展開(QFD)中。建立了整合流程,解決了傳統質量功能展開(QFD)在由顧客需求向技術特征轉換時沒有考慮失效及其后果影響的缺陷。同...
提出了以計算質量特性總和為主導的質量測度評價概念,揭示了質量測度在制造過程的生成特征和在顧客使用過程的衰減特征,將影響質量測度的質量要素分為產品特性、流程能力、質量角三個維度,引入力做功的原理和當量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