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04月16日

      內蒙古生態可持續發展動態分析

      應用生態足跡理論模型,對內蒙古地區生態可持續發展程度進行了測算。研究表明:2000-2013年間,內蒙古地區生態足跡總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人均生態足跡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耕地、草地及化石能源用地生態足跡...

    • 04月16日

      基于ECM模型的中國物流業與第三產業發展的長短期關系分析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物流業的重要作用會越來越凸顯。使用中國1978-2014年的年度數據,對貨物周轉量和第三產業增加值進行了平穩性檢驗,協整檢驗和誤差修正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 04月15日

      甘肅牧區草地退化影響因素分析——以甘南、肅南和天祝牧戶為例

      基于對甘肅省內的甘南、肅南和天祝牧區500戶牧戶調研數據,構建Probit模型,從牧戶的社會經濟特征、牧戶對生活滿意度,以及對草地生態環境態度三方面分析影響草地退化的因素。研究表明,牧戶越年輕,受教育...

    • 04月15日

      社會主義新牧區建設規劃研究——以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諾爾嘎查為例

      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牧區建設是繁榮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區經濟發展、增加農牧民收入、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發展道路。本文以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諾爾嘎查為例,在分析牧區建設發展的現狀的基礎上,找出牧區建設發展中的...

    • 04月14日

      中美大國互動:歷史、現實與未來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美關系經歷了三個階段:相互敵視的階段、準盟友或朋友階段、既競爭又合作的階段。前兩個階段特征明顯,角色定位清晰,易于中美對彼此的意圖進行判斷;特別是第二階段,堪稱中美關系的"黃金時代...

    • 04月14日

      論黨校開展干部教育實效性的提升

      黨校干部教育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路徑。黨校干部教育的實效是黨校干部教育的關鍵,但當前黨校干部教育的實效性存在一些不足。通過黨校干部教育內在機制的完善和外在機制的構建,全面從嚴治黨,切實提升黨校干部...

    • 04月13日

      SPOC的產生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本文梳理了從MOOC到SPOC的發展脈絡,借鑒SPOC在國內外的成功教學實踐,對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SPOC模式的可行性進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發現,利用SPOC開展的翻轉課堂模式獲得了78.5%的支持率...

    • 04月13日

      《計算機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以內蒙古地區高校為例

      《計算機控制技術》是自動化、電氣工程類專業的重要課程,該課程涉及的知識點多,兼具理論性、實踐應用性強和知識更新快等特點。為適應課程改革需要,改進教學效果,從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方面進...

    • 04月12日

      案例教學法在《侵權責任法》教學中的實際運用及效果研究

      案例教學法通過引導學生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讓學生學會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一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方面效果明顯。文章介紹了案例教學法的歷史起源及在我國的推廣運用。在與傳統教...

    • 04月12日

      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雙語教學改革

      高等學校開展雙語教學的目的除了傳授專業知識外,還應該包括培養學生的專業交際能力、專業閱讀能力和專業寫作能力。由于學生外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習信心不足和學習毅力不夠等因素的影響,以及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專業...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