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05-2014年中國民營上市公司樣本數據,理論解析CEO權力強度、職位變更與薪酬激勵間作用機理,重點考察CEO權力-薪酬敏感性關系以及職位變更對這一關系的調節效應,并借助面板數據固定效應模型對...
企業偽善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國內外CSR實踐中不可忽視的問題。消費者對企業偽善的響應過程具有復雜性,本文以計劃行為理論為支撐,通過528個樣本數據分析中國情境下企業偽善對消費者購買意向的影響機制。研究發現...
我國商業銀行面對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和互聯網金融的挑戰,綜合化經營日趨明顯。本文使用我國16家上市商業銀行2006-2014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數據,分析多元化戰略對商業銀行盈利和風險的影響。實證結果表...
本文以醫療服務行業為研究對象構建歧視知覺、面子損失、自我構建水平和消費決策的研究模型,探討顧客歧視知覺的心理反應及對消費決策的影響。研究表明,面子損失感知是該影響的心理過程,顧客的歧視知覺會積極影響負...
本文以開放經濟理論分析框架,采用隨機波動時變參數向量自回歸(SV-TVP-VAR)模型和1994年1月至2015年11月的相關數據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因存在匯率與國內價格不完全傳遞效應,誘導日元匯率貶...
現有產品體驗局限于對產品質量的感知,忽視了體驗過程也會影響消費者的認知和行為。本文基于建構層次理論(Construal Level theory),在產品體驗過程中融入影響消費者認知框架的方法,檢驗心...
在重新構建體現地方政府可支配財力和征稅機構努力的兩類稅收分權指標基礎上,借助IMF和上海財經大學編制的中國《財政透明度評估指數》,本文分析了2008-2014年中國省際稅收分權、財政透明度與地方民生性...
本文從出口貿易國內增加值的視角測算中韓兩國出口貿易對GDP的貢獻率,剖析兩國出口貿易結構方面的變化,分產業和部門測算兩國由出口貿易形成的GDP、出口貿易對GDP形成的貢獻率、單位出口貢獻系數、出口增長...
各國建立金融期貨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的初衷,在于通過區別投資者的不同風險認知水平和承受能力,提供差異化的市場、產品與服務,建立與此相適應的監管制度安排,從而盡可能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通過比較分析境外重要市...
本文從影響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競爭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入手建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對中美兩國銀行中間業務的競爭力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發現,雖然我國四大國有銀行擁有豐富的基礎資源優勢,但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