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評論 · 2018年第12期3-12,共10頁

    剛性兌付被打破是否影響公司債的發行定價?——基于“11超日債”違約事件的實證研究

    作者:彭疊峰,程曉園

    摘要:“11超日債”違約是我國債券市場第一起實質性違約事件,打破了公司債券剛性兌付的現狀。以2013年至2015年滬深兩市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為樣本,檢驗剛性兌付被打破是否系統性地影響到公司債的初始定價。實證結果表明:“11超日債”違約后,產權性質與債券信用評級對信用利差的影響加強,其中對產權性質的增強作用處于主導地位。這說明剛性兌付的打破總體上增強了我國債券市場投資者對債券違約風險的感知,尤其是國有產權形成的隱性擔保在公司債定價中的作用。這一研究結論有利于我們合理評估“11超日債”違約事件對債券發行定價的影響,正確看待政府的隱性擔保行為對公司債券定價的影響,為如何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依據。

    發文機構:中南大學商學院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債券定價信用利差產權性質信用評級隱性擔保bond pricingcredit yieldownership statecredit ratingimplicit guarantee

    分類號: F832.5[經濟管理—金融學]

    來源期刊
    管理評論

    管理評論

    Management Review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