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評論 · 2018年第11期275-288,共14頁

    軟信息對于網絡信貸的影響機理研究——基于中國農業銀行數據網貸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作者:秦志華,林瑩,吳畏,王冬冬

    摘要: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能夠取代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中介組織的作用嗎?本文以中國農業銀行數據網貸為樣本進行探索性案例分析,從信貸軟信息作用機理的角度得到了否定結論。研究發現:(1)數據網貸面臨軟信息處理困難,只能通過人際溝通來解決。(2)人際溝通不僅傳遞信息而且生產信息,可以促進非標準化公認信息的產生。(3)非標準化公認信息是一種共享默會知識,直接促進并通過理性分析促進信貸合作。(4)由于理性分析建立在非標準化公認信息基礎之上,因此以理性分析為基本方法的信息技術系統不能取代承載非標準化公認信息的人際溝通系統。在上述發現基礎上,本文建立了網絡信貸的軟信息作用機理模型,刻畫了從個體經驗差異性出發到合作意愿真實性的不同路徑。研究指出,人際溝通中形成的非標準化公認信息只能存在于一定人際關系結構中,難以完全硬化和通過公開渠道傳遞,是信貸軟信息的本質特征。本文深化了對信貸軟信息的認識,從知識分散性的理論視角做出了進一步探討。給出的實踐提示是:商業銀行內部和銀企之間的人際溝通系統,作為非標準化公認信息的載體,是促進銀行信貸發展的組織資源,不能被網絡信貸技術取代。與此相應,商業銀行發展網絡信貸的優勢,是利用網絡技術改進非標準化信息即軟信息的獲取、利用與開發,從而提高而不是取消客戶關系與組織人事系統的作用。

    發文機構: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關鍵詞:信貸軟信息網絡信貸共享默會知識知識分散性soft informationonline lendingshared tacit informationdispersal of knowledge

    分類號: F832.33[經濟管理—金融學]

    來源期刊
    管理評論

    管理評論

    Management Review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