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譚詩羽,白讓讓
摘要:本文以1986-2013年間中國乘用車市場179款自主品牌乘用車產品為樣本,實證分析了研發和生產模式對產品動態市場績效的影響。結果顯示:(1)技術引進會降低自主品牌產品的短期績效,不過這一不利影響能被企業的內部研發投入抵消;相反,技術外包能提升產品的短期績效。兩種外部研發模式對產品績效的影響均不可持續;(2)一體化關鍵零部件生產能提升自主品牌產品的短期和長期績效,但企業規模會在其中起負調節作用;(3)研發和生產模式對產品績效的影響在不同所有制企業中存在差異,民營企業的產品績效更容易受研發和生產縱向組織形式影響;(4)產品的市場績效還受市場結構的影響,隨著自主品牌產品日益同質化,產品間市場份額的蠶食效應愈發明顯;(5)現階段,受企業規模以及與供應商協調能力的限制,外來引進平臺并不適合自主品牌企業,也不利于產品績效的提升。上述結果說明,自主品牌要想獲得持續的市場成功離不開對內外部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對縱向組織結構或價值鏈的優化整合。
發文機構:江西財經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關鍵詞:外部研發一體化生產市場績效乘用車行業自主品牌external R&Dintegrated productionmarket performancepassenger-vehicle industryindigenous brand
分類號: F426.47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