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炎,吳潔
摘要: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已經引起產業分工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跨地區的中間產品貿易發展迅速,產品的生產和消費環節在地理位置上分離,因此生產和消費相關的碳排放可以根據產品貿易進行轉移,這就意味著不同碳排放責任下的核算,以及基于此制定的省級減排目標(如碳強度和碳生產率目標)的分配將對各省產生不同成本效益和環境責任。本文采用投入產出方法,建立多區域間投入產出模型,分析我國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中的隱含碳,并與目標優化方法相結合,估計各省在不同環境責任下的減排成本和減排目標調整。結果表明,消費者責任核算能夠兼顧效率和公平,將欠發達地區的生產排放責任適當的分配到最終消費的較發達的消費地區,有利于減少區域間碳泄漏,提高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競爭力。碳生產率目標強調在能源效率方面重新規劃減排目標,并進一步改善欠發達地區的能源效率。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據能源效率和單位減排成本來分配和增加投資,并隨之提高減排效率。最后根據結論提出政策建議。
發文機構: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 上海財經大學統計與管理學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
關鍵詞:碳生產率環境責任隱含碳投入產出carbon productivity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input output analysis
分類號: F832.33[經濟管理—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