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評論 · 2017年第6期53-60,共8頁

    供給側改革對煤炭行業債券投資的影響分析

    作者:林文達

    摘要:供給側改革是我國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國策,改變了債券市場的分析邏輯。2013-2015年我國煤炭行業的過剩產能分別為14.66億噸,14.49億噸和20.50億噸,在2015年達到歷史峰值。通過分析煤炭行業利差的影響因素,我們識別了供給側改革對煤炭行業債券的具體影響時點和影響方式。金融市場的投資邏輯轉變發生在2015年9月,在供給側改革之前,債券投資者的投資邏輯是“隨行就市”,關注市場風險而忽視行業風險。供給側改革之后,投資者開始重視行業分析,煤炭價格下降和煤炭行業工業增加值縮水將導致煤炭行業利差顯著升高。研究表明,供給側改革要正視產能過剩、杠桿率過高的問題,不要害怕暴露風險。投資者應該重視行業風險,引導市場資金流出產能過剩行業,促進中國實體經濟的結構轉型。各級政府應該逐步打破國有企業的剛性兌付,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債券煤炭行業馬爾科夫區制轉移模型supply-side reform, bonds, coal industry, Markov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

    分類號: F832.45[經濟管理—金融學]

    來源期刊
    管理評論

    管理評論

    Management Review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