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評論 · 2016年第12期14-29,共16頁

    發審制度、交易機制與盈余信息的債券定價功能

    作者:呂懷立,鐘宇翔,李婉麗

    摘要:基于我國債券市場特殊的發審制度和交易機制,本文分別從發行抑價和市后表現兩個視角考察了盈余信息(包括盈余持續性和盈余信息的季度變化)在非金融上市公司債券定價中的作用。研究發現:在一級發行市場,盈余持續性具有定價功能,表現為發債企業的盈余持續性越高,債券的發行抑價水平越低;在二級交易市場,盈余信息的季度變化同樣具有定價功能,表現為發債企業的季度增量盈余和季度增量現金流與投資者累計異常超額收益呈正相關,而季度增量應計與累計異常超額收益呈負相關。進一步研究發現,盈余信息的定價功能在不同的發審制度和交易機制下差異顯著,具體而言:盈余持續性在“注冊制”(相對于“核準制”)的發審制度下以及盈余信息的變化在“公開競價”(相對于“集中詢價”)的交易機制下的定價功能更強。

    發文機構:上海大學管理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會計學院

    關鍵詞:發行抑價市后表現盈余持續性發審制度交易機制IPOs underpricing, market performance, earnings persistence, securities issuance systems, trading mechanisms

    分類號: F832.5[經濟管理—金融學]

    來源期刊
    管理評論

    管理評論

    Management Review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